×

美国空军“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追踪

美国空军“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追踪

美国空军于2015年9月15日发布的《空军未来作战概念》文件,首次提出了敏捷作战概念,并将其作为美空军未来作战概念的核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该文件提出,敏捷作战是为应对某个给定挑战快速产生、筛选多种解决方案并快速执行的能力,突出作战灵活性、快速性、协调性、平衡性和融合性,用以为美军提供快速响应且行之有效的“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力量”。为了推动敏捷作战概念的落地,进一步的,美空军随后于2017年提出了“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

“敏捷作战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ACE)战术概念最早由美空军于2017年正式提出,诞生背景是:随着中俄等对手的导弹系统等攻击能力越来越强大,美空军基地暴露在巨大威胁下,一旦基地被摧毁,美空军将丧失大部分战力。

为应对上述威胁,“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提出:使空军从在各美军基地的大型机场上集中部署大规模机群的传统兵力部署模式,转变为在更多、更分散的机场上分布式部署,增强美空军隐蔽机动、灵活反应能力,以化解“制空于地”战术,增强美军作战体系的韧性。这就要求作战飞机可以在条件简陋的机场进行起降,通过运输机等机型的配合,由飞行员等非传统维护人员为战斗机等执行加油、装弹、有限的维护等任务,使战斗机重返战斗。

在此基础上,美空军于2019年提出了“轰炸机敏捷作战部署”(Bomber ACE,BACE)概念,增强美轰炸机提供的战略优势。通过美军的一系列演习活动可以看出,“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在美空军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预警机和无人机等各平台上均得到了应用。

2019年3月6日,美、日、澳三国空军举行了首次多国联合“敏捷作战部署”演习,美海军陆战队使用1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和1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演示了如何在前沿简易机场建立作战能力。此次演习强调了美军和盟军之间的互操作能力,“敏捷作战部署”需要大量简易机场的支持,美军通过与可靠的盟国合作,推动该战术概念早日应用。

2020年2月21日,美空军卡德纳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德克萨斯州迪埃斯空军基地第317空运联队的飞行员,以及普天间基地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合作进行了一次训练演习,完成了对第18联队飞行员的“敏捷作战部署”培训。卡德纳基地的航空编队以最少的人员配备和设备飞往普天间基地,以证明他们能够在没有成熟的支援网络的严峻环境中降落的能力。有7架飞机和50多名飞行员展示了他们在卡德纳基地之外找到合适地点并建立基地,进行弹药重装和战机加油等后勤工作,然后重新返回战斗的能力。

2020年5月28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进行的关于“敏捷作战部署”演习中,美军第435应急中队的飞行员,为美空军驻德国第52战斗机联队的F-16战斗机执行了迅速加油操作,加油过程中该F-16战机发动机仍处于运转状态,以迅速返回战斗。此作战演习项目,模拟了“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中的作战场景——战斗机可能需要在没有传统维护人员的情况下,降落在前沿位置并快速返回战斗。5月29日的演习中,10名飞行员在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使用卡车为2架发动机仍在运转的F-16战斗机快速加油,F-16战机接受加油后迅速起飞。

2020年6月,布朗出任美国空军参谋长后,进一步加大推动“敏捷作战部署”的进程,放弃了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制定的军用飞机80%战备完好率目标,转而通过综合衡量任务执行率、训练时间、部署周期等指标,来考评空军力量的战备能力。2019年,时任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的布朗就曾发表言论,支持空军对敏捷性的追求。

2021年2月3日左右,第103空运联队、第139空运联队和空战司令部的第1战斗机联队,在兰利-尤斯蒂斯联合基地进行了首次“敏捷作战部署”演习,完成了对C-130H运输机和F-22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整合,此次演习是C-130系列运输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首次合作。C-130运输机可以作为机动飞机降落,为战斗机提供燃料,弹药和维护支持,保障战机可以更快地回到战斗中。第103空运联队主要负责加油操作,而第139空运联队则进行了模拟弹药的补给。

2021年2月22日,美军在穆迪空军基地由第23联队牵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马赛克虎”演习,演练了“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这是第23联队首次演练“敏捷作战部署”。此次演习共有800多名飞行员参与,他们来自4个不同空军基地的7个空军联队。演习中,穆迪空军基地作为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麦迪尔空军基地、帕特里克太空军基地和埃文帕克空军试验场则作为前沿和应急行动站点,穆迪空军基地的多个作战团队被部署到佛罗里达州的各个站点。多佛空军基地的C-17运输机模拟演练在实战环境下向各种前沿作战基地投送人员和物资,运输了超过111吨货物(包括炸弹装载车、航空航天地面设备发电机、燃料车等重要装备)和231名人员。穆迪空军基地提供了A-10攻击机、HH-60G和HH-60W救援直升机、HC-130J远距离战场搜救飞机等。罗宾斯空军基地提供了E-8对地监控飞机。

2021年2月,美国空军首次在罗马尼亚使用MQ-9“收割者”无人机执行任务。美国空军1月份在罗马尼亚坎皮亚图尔齐空军基地的第71空军基地建立了MQ-9无人机中队,并配备了90名飞行员,以支持北约的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及自由机动任务。这些无人机将同时支持“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并可能参与演习以增强美国与盟国的互操作性。

2021年4月,美国空军发布了一项新的基本条令,强调了联合全域作战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迅速将创新的新想法付诸实践,来赋予空军挑战现状的能力;同时,该条令把“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作为美空军的基本作战理念。

2021年5月20日,美国新国家安全中心(CNAS)发布了名为《超越半数战争—美国新战争方式中的信息与指挥》的报告,披露了美军运用兵棋推演论证美国空军敏捷作战部署(ACE)作战概念。

自“敏捷作战部署”战术概念提出以来,美军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公开演习活动,该战术概念得到了美空军参谋长布朗上将的青睐,并作为支撑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的众多战术概念的一环,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扩大演习的机队和人员规模,加大对飞行员的相关培训,增强与盟国的互操作性等,得到进一步发展。

Po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