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西兰不惜斥巨资更改国旗样式结果如何?
那么,影响新西兰如此之深的殖民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新西兰等殖民国家的国旗又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新西兰试图更改国旗之后结果如何?
虽然新西兰的自然条件不错,但事实上,由于这里距离欧亚大陆太过遥远,因此人类足迹踏上新西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由于英国已经是当时欧洲的首强,其文明比毛利人先进了最起码2000年有余,因此英国凭借着全方位的先进优势,在战争中获得完胜。
1840年,新西兰首个建国文献——《怀唐伊条约》在英国人的胁迫下正式签订,新西兰在事实上正式成为英国海外殖民地。
要知道,那时候可是有产的男性占据政治统治地位的时代,清王朝还没有经历立宪的波折,就连日本都还没有打进中国,可此时的新西兰却已经允许妇女选举了。
但是在经济和外交等重要方面依旧需要服从英国的控制,因此我们还可以说:新西兰依旧将英国视为“母国”。
随着一战的爆发,为了协助英国在欧洲战场上的战斗,新西兰联合澳大利亚,组成“澳新军队”,加入一战作战。
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协约国猛攻土耳其,澳新联军在此次战役中付出重大代价,伤亡人数将近4万人,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中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
尤其是1935年当时的新西兰工党政府,通过诸如每周40小时工作制、健全全民福利制度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维护了工人利益,促进了经济发展。
德国闪击波兰之后,二战的爆发,新西兰再次与英国外交政策保持一致,对德意日轴心集团宣战,新西兰大约五分之一的男性公民都参加了二战。
1945年二战结束,这场战争使得英国精疲力竭,再也无力支撑庞大的大英帝国,大英帝国随之宣告解体。
英联邦的五十多个成员国中,大多都曾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其中有16个国家曾承认伊丽莎白二世为其国家的国家元首。
新西兰国旗的历史要从1865年开始,那时候的英国当局命令自己的所有海外殖民地的船只上,都要挂有Blue Ensign(即英国“米字旗”)。
而新西兰的国旗样式就是在这个时期被时任总督乔治·伯恩的带领下被设计出来,并在1902年正式启用。
左上方,是一面完整的英国国旗——米字旗,“米字旗”同样以蓝色为底色,位于最前面的十字架被红色所填充,以白色为基本背景,背景中的两个红色和白色十字架正好位于对角线,白十字架被红十字架重叠着。
新西兰国旗的右半部分有四颗镶白边的五角星,代表太平洋上空可见的南十字星座,星星呈红色,这表明新西兰这一英联邦国家位于南半球。
新西兰深受英国这段殖民历史的影响,各处都透露出曾被英国殖民的历史,体现着两国密切的传统关系。
目前,在英联邦的54个成员国中,除了英国自身和新西兰之外,还有斐济、澳大利亚和图瓦卢等国家国家的国旗有此特点,其国旗上可以见到英国“米字旗”的身影。
斐济国旗也是以蓝色为整体背景,英国的“米字旗”位于国旗的左上角,斐济的国徽则位于国旗的右侧。
图瓦卢国旗同样以蓝色为底色。国旗左上角为英国“米字旗”。国旗右侧缀有九颗五角星,五角星被黄色填充,在国旗右下角环形排列。
事实上,除了以上三个国家之外,以红色枫叶国旗闻名世界的加拿大也曾使用过带有英国“米字旗”的国旗。
1965年之前,加拿大的国旗同样是左上角带有英国“米字旗”,被称为“红军旗”。这面旗帜以红色为底色,上面点缀着独特的纹路。虽然没有将这面旗帜正式确定为加拿大国旗,但是却在各种场合广泛使用。
当然,加拿大更改国旗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加拿大议会将近半年的争吵,各种派别进行了308场演讲,这一过程甚至被戏称为“旗帜大辩论”。
196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在红枫叶国旗法案上签署了皇室公告,红枫叶旗正式成为加拿大国旗。
1965年2月15日,加拿大红枫叶旗正式在联合国总部、加拿大船只、所有加拿大国内设施上面冉冉升起,红枫叶旗正式开始使用。
但是大多数加拿大人则骄傲地认为,这面红枫叶旗代表了加拿大的与众不同,代表了加拿大的发展将试图淡化英国殖民历史带来的影响,这面旗帜是“勇敢、干净,并且与众不同的”。
见到“前辈”如此轻松的就“摆脱”了国旗上的“米字旗”,新西兰人也有点坐不住,开始琢磨着要将自己国家的国旗也该上一改。
其实新西兰更改国旗的心思,并不是最近几天才开始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议案就曾被提出。
2004年,更换国旗的公投甚至曾在新西兰旗帜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但是由于没有达到法定支持率的下限,最终未能成功。
前面提到过,新西兰的国旗是由左上角的英国旗帜和右下方的红色五角星组成的,代表着新西兰英联邦成员身份和南半球的独立和希望的结合。
不喜欢新西兰现在国旗的人认为,这面旗帜和新西兰的邻国澳大利亚国旗的同质性太高了,根本无法体现出新西兰的个性。
并且,在很多人的心中,“米字旗”就是英国的化身,只要在国旗上将“米字旗”去掉,新西兰就可以拉开与英国的距离。
甚至连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新西兰在新时代的进步,应该从更换国旗开始。因为现在的新西兰国旗在时刻提醒人们——新西兰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新西兰不受英国控制,但是依旧受到英国国旗的控制!”
事实上,此前数年,新西兰国内就出现了一股为了淡化英国殖民历史的影响,而掀起的众多“去英国化”的举措。
最典型的就是2004年,新西兰彻底改变百年来由英国枢密院充当终审法院的传统,建立了新西兰最高法院行使职责。
在更换新西兰国旗的相关事宜上,约翰·基认为应该以黑色为底色,以银蕨叶子为主要图案,并配有南十字星,这是新西兰最流行的图案,也是新西兰橄榄球队的旗帜上的图案。
但是这样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因为大家认为这样的图案既像海盗,又带有过分浓重的“体育色彩”,连当地的土著居民——毛利人也认为国旗应当体现他们族的文化。
这场更换国旗的公投花费了大约1000万新西兰元,大约等于人民币的4500多万,但最终结果却是:
当时登记选民为312万人,但实际投票人数只有212万人,仅仅只有不到70%的投票率,更有一半以上的选民支持新西兰保持原有国旗。
现在的新西兰,更是有将近6000名新西兰公民在更改新西兰国名的请愿书上签字,并在2019年5月提交给新西兰议会。
Post Comment